写稿 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与氢通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成立,专注氢能源核心技术研发
作者:官方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 所属栏目:团队报道 发布时间:2021-09-22 15:14
[ 导读 ]2021年9月18日,氢通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在黄浦江畔闵行校区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确认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氢通新能源联合创始人...

坚持自主创新,国产品牌崛起可期,产学研合作将再掀高潮。2021年9月18日,氢通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在黄浦江畔闵行校区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确认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氢通新能源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徐建华教授与交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涂永强院士代表双方签约。氢通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任亚辉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共同为联合研发中心揭牌。凝聚科技创新广泛共识,在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期开展氢能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描绘绿色能源宏伟蓝图。

技术前瞻,氢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氢能是新能源领域的重点方向,世界各国纷纷发布技术发展路线图。可再生能源制氢和能源利用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碳中和和碳达峰是我国的紧迫目标。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急需更新换代,氢能已被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中国氢能产业脱颖而出,“十四五”加大了对氢能发展的推动力度。同时,国家对氢燃料电池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支持政策。在《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提出未来要研究和推进新能源与储能、新能源与氢能、可再生能源与终端智慧用能融合发展。中国氢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各地先后发布氢能和氢燃料电池发展规划及推广应用计划,上海成为首批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之一。

此次氢通新能源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瞄准氢能产业技术前沿,为氢能新能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校企携手开展氢能技术研发

一边是世界知名的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硬核工科领域的大佬,人才济济,学术碾压,创新超越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标签,尤其是在中国科技新能源领域。另一个是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的领先者。氢通新能源致力于解决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和规模化推广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立志成为氢能和燃料的商业化企业化的践行者。

恰逢百年名校与科技黑马的激情碰撞,掀起了中国智能制造、产学融合的绿色革命浪潮。双方将秉承优势互补、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氢通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以院士为核心,联合上海交大成立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面向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基础和应用技术开展研究,聚焦氢能源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实现创新商业模式,有助于强化国产氢动力核心技术竞争力。

100年前,星条旗建立了通过石油和美元垄断世界的能源经济体系。为打破这一束缚,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除了光伏和锂电池,氢能堪称最佳新能源解决方案。氢能立志成为氢能领域的宁德时代,以氢燃料电池系统为切入点,在氢能领域向多个方向拓展。目标是覆盖氢能应用端的全价值产业链。主要目标市场为储能、商用车、重卡、客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

产学研合作,奠定科研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造福于未来,响应“科技”战略,氢通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创了联合研发新格局,双方共同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组织和承担科研项目,为取得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奠定基础。

依托上海交大在能源化学、电催化、高分子化学、膜化学、能源器件等方面的卓越研究能力及成果,推动现有技术升级、绿色化,协助推进化工领域高、精、新技术研发和落地。双方共同探索技术提升、成本降低、国产替代、规模化应用的路径和模式,为我国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合作将提高相关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提高行业科研水平,并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合作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实践中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建立全面的校企战略合作,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上海交通大学与氢通新能源的战略合作,将汇聚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严谨的学术团队;以优秀群体的精彩呈现,支持和引领学科多元化发展。

往期精选回顾:

氢应用在医学领域 上海交大举办氢医学创新研讨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