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2021年,新能源巨头选择跨界造氢
作者:官方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栏目:行业知识 发布时间:2021-12-27 15:37
[ 导读 ]今年以来,光伏巨头的股价一路狂奔,接连涉足氢能领域的决心为浮躁的二级市场增添了火焰。不久前,西安隆基氢能在江苏无锡首台碱...

今年以来,光伏巨头的股价一路狂奔,接连涉足氢能领域的决心为浮躁的二级市场增添了火焰。

光伏巨头隆基在氢能布局上节奏迅速。不久前,西安隆基氢能在江苏无锡首台碱性水电解槽正式下线。电解槽是水制绿氢最关键的设备,第一台机器量产。隆基在光伏以外的氢能领域迈出了量产的关键一步。

这家新公司确实倾注了隆基巨大的努力——今年3月刚刚注册,不仅吸引了隆基创始人李振国直接担任董事长,还吸引了数百亿私募上海朱雀基金作为资金背书。

国内另一大光伏巨头阳光能源在隆基前后脚也公布了首款大功率PEM电解槽的落地。

从光伏到氢能的扩张,能源公司的跨界难以阻止市场的兴奋。3月底隆基宣布进入氢能后,氢能板块当天飙升约5%。截至目前,氢能指数年内涨幅超过80%,上市公司股价今年几乎沾氢即涨。

隆基、阳光带头后,各大光伏产业链公司的野心明显:5月,晶科科技紧随其后,宣布光伏制氢布局;7月,协鑫新能源拿出100亿元氢能产业投资基金;8月,光伏老兵林洋能源宣布成立合资企业,正式进军氢能。

氢能不仅仅是光伏巨头的游戏。风电巨头金风科技6月宣布,与三峡新能源、阳光新能源建立合资平台公司,进入氢能领域。这家新公司聚集了风电、光伏、储能领域的三家龙头公司,建设了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另一方面,11月底,中石化在中国实施了最大的光伏制氢项目,生产氢气的量将达到万吨...

今年风电、光伏、油气等能源公司纷纷扩大羽翼,剑指绿氢,氢能背后的一切。

一、从造电到造氢,一笔经济账

各大光伏巨头切入氢能的路线略有不同。一类以隆基、阳光为代表,直接从电解槽这一水电解制氢关键设备切入。制氢设备的技术门槛不低,一直是探索低碳转型的石化企业和气体公司的主要研发方向。这一次,转向的头光伏厂商纷纷站在竞争面前。

另一类是晶科科技、协鑫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公司,切入氢能的方式比较简单。他们还使用光伏产生绿色电力,不是电网,而是制氢。

追赶氢能需求缺口是新能源企业跨境造氢的重要原因。双碳之后,氢能产业达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氢能联盟此前预计,2050年氢能至少占中国终端能源系统的10%,氢需求接近6000万吨,而2020年年产量仅为2500万吨。

氢也有结构调整的空间。与传统的用煤/甲烷制灰氢和蓝氢相比,用清洁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是一种真正实现零碳的能源,目前绿氢的比例只有4%。光伏和风电制氢还处于起步阶段。

可粗略计算一笔账:清洁能源电价约为0.5-0.7元1千瓦时。而且同样的一次清洁能源电力,如果直接制氢,理想状态下最多可以产生0.25平方(即0.025公斤)的氢气。按目前70元/kg的氢价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扩大到1.3元-出售绿氢的经济效益,几乎是清洁能源的两倍多。

当然,最终能否靠卖绿氢赚钱,取决于用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的硬成本。

在水电解绿氢中,电价和设备是成本的主要来源。在电价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补贴和发展,清洁电力已经到了负担得起的前夜,未来绿色电力的价格将越来越低;PEM电解槽是未来最有前途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但目前成本较高,尚未广泛使用。一些行业研究数据还表明,当光伏电价降至目前的一半以下时,光伏制氢将具有大规模复制的经济性。

对于光伏能源巨头来说,造绿电、卖绿电的利润率越来越薄,补贴不可能永远持续,绿氢的市场空间方兴未艾。无论是从核心设备入手,还是其他较轻的方式,各大光伏企业仍在为光伏+氢能模式投石。

二、氢=能源+储能+X

新能源公司的考虑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氢能不仅是一种高收入的能源,还可以作为光伏、风电和电力的储能方式,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强大。

光伏板只有在阳光下才能产生电力,风叶只有在刮风时才能产生电力。大量频率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对电网有影响。因此,在并网之前,通常需要通过储能环节,最终才能输送到高压线和特高压线。

发电不稳定,电站分散,并网能力差一直是光伏和风电最大的问题。氢能的作用是在电力冗余时,电解水制氢可以将多余的电转化为氢气储存;当电力不足时,氢气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再次发电。

隆基股份产业研究专业总监白云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氢能作为储能介质的优势:氢比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储能,以解决光伏发电的日/季度不平衡。

此外,氢还解决了新能源电力浪费的问题。

事实上,国内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6亿千瓦,但由于种种原因,并网量一直有限,弃风弃光量不小。如果这些多余的新能源电力可以在当地制造氢气,它们也可以在当地消耗。这也是目前各地倡导的方向。

另一个更重要的考虑是,氢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前没有得到适当的使用。在一些工业场景中,副产物氢气直接通过焚烧来解决,没有具体的效果。晶科科技创始人钱晶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未来光伏电力制造的氢可以基于氢进一步合成氨、甲醇等有价值的合成燃料。

“Solar-To-X,To是转换器,也是氢,X是未知数,可以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说。

往期精选回顾:

一辆公交车1500万——从北京氢能公交车快速迭代看中国氢能产业巨变

绿氢设备:2030年设备需求超过1000亿元

GE首台混合氢燃气轮机落地广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