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具有热值高、清洁可再生、应用场景广泛等特性。发展氢能产业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伴随《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各省市地区氢能政策的印发,氢能产业发展有望步入“快车道”。我国氢能产业的区域集聚效应显著,大致可分为“东、西、南、北”的发展格局,西部地区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在制氢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对比其它地区氢能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氢能发展速度与支持力度都有所欠缺,也存在发展瓶颈。
4月历来有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誉,为促进西部地区氢能全产业链深度业务交流和投资合作,推动西部地区因地制宜推动氢能源应用。4月28日,由氢启未来网主办的线上会议“氢能大咖分享汇——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如期举行。
谢兴云在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上发表致辞: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快速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
在这繁花似锦,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因疫情影响,只能与大家相聚在这网络“直播间”。首先感谢“氢启未来网”组织了此次交流活动,邀请氢能领域的各位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商西部氢能产业发展大计。同时也衷心感谢大家对此次交流活动的关心、参与和协助,相信有您们的鼎力支持,本次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当然更要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成都经开区氢能产业发展给予的帮助、支持和推动,助力成都经开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成都经开区与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的战略合作,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特别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成都经开区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成都“东进”的桥头堡,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四川省、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全区现已聚集整车企业10家,零部件企业500余家,整车年产能达到150万辆,已连续7年实现整车产量100万辆的规模,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汽车产业基地第六位。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经济总量连续9年位居四川省县域经济首位。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颠覆式”转型升级的变革进程持续加快,成都经开区主动识变、应变,全力抢抓新机遇,积极下好先手棋,在坚定不移抓好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绿色产业服务生态,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
4月28日,在氢能大咖分享汇——“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线上演讲环节中,来自中自环保科技PEMFC技术首席科学家周卫江先生带来《批量化生产催化剂的性能提升策略》报告演讲。
本次报告重点讲解了国产电催化剂的现状、催化剂的性能、提升性能的策略和方法、中自环保科技股份公司介绍四个部分。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众多与能源相关的工业不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环境污染。从源头来看,氢能的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伟大目标的重要抓手。
郭魏:商业加氢站压缩机选型建议及海德利森液驱压缩机在加氢站的实践应用分享
4月28日,由氢启未来网主办的“氢能大咖分享汇——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在线上隆重举行,在本次会议演讲环节上,来自海德利森氢能产业集团CMO兼市场总监郭魏先生带来题为《商业加氢站压缩机选型建议及海德利森液驱压缩机在加氢站的实践应用分享》的主题演讲。
杜奕樊:德国氢气管网+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介绍&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启示
4月28日由氢启未来网主办的氢能大咖分享汇——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贵州氢能效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杜奕樊先生为大家带来报告《德国氢气管网+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介绍&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启示》。
现如今太阳能和风能被大众认知为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其存在局限性,所以发展氢能是实现能源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德国的供暖需求波动范围大,有数据显示德国运用的抽水蓄能和电池蓄能容量是0.04TW,弥合季节性供需差距需要扩大800倍储存能力,这也是不现实的。而德国的输气管网容量已经达到260TWh,使用输气管网储能让弥补这一缺口成为现实,这就是为什么输气管网对于未来保障可再生能源驱动能源转型与实现“双碳”目标如此重要。输气管网是大规模储存能源最具有经济性的形式之一,在德国大约95%的管道也是输气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适用于纯氢气。
在4月28日氢能大咖分享汇——西部氢能发展研讨会上,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研发工程师李明先生与大家分享了《高压车载储氢技术难点与成本控制》,报告指出目前制约高压车载储氢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1、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不足
比如全缠绕储氢瓶所用的碳纤维,近两年国外进口碳纤维在国内可销售数量低,基本处于限制出口的状态。所以,近期行业受限于高性能碳纤维的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上涨。国内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厂家也开始加快研发、提升产能,很快便可突破这一瓶颈。但目前主要的核心零部件诸如瓶阀等,仍需要依赖进口。
2、 核心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急需国产化
考虑到核心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的短缺可能会带来大幅影响,国内想要突破这一瓶颈,相关企业需要加快研发脚步,开发设计出可以适应国内储氢气瓶生产所使用的材料零件,助力国内氢能储运技术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