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截至7月26日,7个交易日累计成交488.9万吨,累计成交2.52亿元,平均成交价格达到51.69元/吨。
随着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的启动,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同步启动,首批山东338家发电企业全部上线,上线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巨大压力。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为山东碳减排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
何为“碳交易”?
在碳交易市场的具体运作中,政府确定了碳排放总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向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企业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如果一家公司的排放量超过了配额,它就必须在碳市场购买,以弥补配额的缺口。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配额,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剩余的碳排放权,交易金额为企业获得的收益。
可以说,全国碳交易市场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是中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和低碳发展、利用市场机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以确保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利用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引导技术和资本向低碳发展方向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意味着二氧化碳自由排放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真正进入了“排放有成本,排放有效益”的发展新阶段。
念好碳交易这本“生意经”
山东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山东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0%。山东产业结构重,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巨大压力。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为山东减少碳排放创造了重大机遇。
碳交易是个“大生意”。如何正确认识碳交易的“生意经”,是各国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必须克面对的新挑战。
作为全国碳排放大户,山东应该抓住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的契机,使用生活碳市场的“无形的手”适应碳市场的交易规则,尽快加强碳资产的管理和发展战略布局,努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首先,“有形之手”要配合好“无形之手”。地方政府不仅要增强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感,而且要尽快适应碳交易市场的规则。在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碳交易市场机制提供准确的服务,发挥碳减排作用。
一方面,做好“裁判”工作,避免碳交易规则存在漏洞,碳市场要素发展滞后。另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员”工作,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机制,化解可能的市场风险。特别是要依托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打造山东双碳智能服务平台,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开展碳资产投融资咨询服务。要加强对碳市场的财政金融支持,引导财政预算规划与双碳目标相衔接,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碳市场的支持作用。
加强碳资产管理和发展战略布局。碳资产管理是一个新兴领域。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碳库存管理体系,将碳资产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制定最优碳资产管理方案,确保碳资产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优化发展战略布局,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储能与热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气、可燃冰、海洋能等低碳产业,加快推进国家认证自愿排放工程,丰富和完善国家认证自愿排放登记制度各方面功能,提高各级部门运行和维护制度的能力。从而满足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交易和合规要求。
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碳资产管理和碳市场交易方面的人才短缺是运用碳交易市场规则的最大短板。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开设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课程,探索碳资产管理人才综合培养模式。利用社会机构提供的培训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让企业了解碳交易体系框架、政策规定和实践经验,从而为企业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人才。最后,加强顶层设计,将人才引进、培训、流动、评价、保障等环节纳入碳交易人才建设体系,有效填补碳交易市场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