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山东最大的加氢站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在山东济南市莱芜区投产。这是山东省今年4月启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以来的第一个子项目,这对于促进山东新老动能转化,助力打造山东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示范工程由科技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推动。以山东省氢能供应体系建设为重点,山东省将成为国家“氢进万”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开拓者和探路者,为全国氢能应用探索提供“山东模式”。该项目的实施,也使山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规模推广氢能应用的示范省。
五年路线图发布,目标是“1000万用户,100万辆车”
据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介绍,在同时举行的“聚焦氢能产业助力绿色发展”论坛上,“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周期为5年,主要在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等地实施,以“一条氢能高速、两个氢能港口、三个科普基地、四个氢能园区、五个氢能社区”为目标,开展工业园区氢能利用应用示范,社区建筑、交通移动能源、港口、高速等场景采用纯氢管道运输方式,建成全国首个氢能高速走廊和首个万台套氢能综合能源供应装置示范基地。
所谓“一条氢能高速”,是指围绕济青高速升级改造两个氢能零碳服务区,建设一条氢能高速;“两个氢能港”是指围绕潍坊港和青岛港建设两个氢能港,实现应用示范在氢商用车“港口——高速——干线物流”中,“三大科普基地”分别在济南、青岛、潍坊建立氢能示范基地和科普基地,“四大氢能园区”分别在潍坊、济南、青岛、淄博建设四大氢能产业园。
“根据规划,今年山东将推进新增、续建、技改等制氢产业项目40余项,总投资300多亿元。”徐子春说,通过建设制氢港、制氢高速和制氢城市,预计到2030年,山东将推广100万氢用户、1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100万吨氢消费和1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到2035年,推广氢能用户1000万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万辆,消耗氢气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1.4亿吨。
政策、市场和供给共同作用,为建设山东氢能高地储备电力
论坛上,山东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引用数据指出,2019年,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9.5亿吨,居全国第一,“氢能是碳减排潜力巨大的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减排压力巨大,“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为山东推进氢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实现“碳峰中和”的目标
那么,“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为何来到山东?
“首先,山东氢气资源丰富,年均制氢量约260万吨,居全国第一。其次,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五。为清洁电力电解水制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徐子春说。
同时,从制氢产业发展规模来看,山东省拥有制氢、储氢、运输、加工等上游供应环节、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零部件、整车及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资源。
对于山东氢能产业的建设来说,对政策支持“更厉害”。记者发现,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标准体系。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氢能领域相关省级政策4项、地级市政策15项,《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运营规范》、《车用加氢站运行管理规范》等9项地方标准为氢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最大加氢母站投运,启动氢能高速建设“山东模式”
据介绍,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是“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首个落地子项目,总占地面积20亩,投资6000万元。采用前站后厂的经营模式。副产焦炉煤气经过两级净化和两级加压,转化成氢气供制氢能车使用,再由长管拖车运至周边加氢站,也可直接充装,12小时加注能力1200公斤,充装能力945公斤,可辐射周边150公里范围内近百辆氢动力汽车的需求。
据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委书记朱云生介绍,未来加氢主站将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氢能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山东氢能产业落地、助力山东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的有力举措。
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省将通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致力于建设一条或多条输氢管道,为解决氢气运输问题,提高氢气运输效率和运输量,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总站是济青氢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后续山东氢能重型载货汽车氢能应用场景和示范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加氢母站项目建设方——北京海德利森董事长巩宁峰说。
据介绍,目前,泰山钢铁集团正在积极开展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并已投产首批10台氢能重卡拖拉机。下一步计划投入300多台拖拉机,对加氢、氢气消耗、燃料电池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为氢能在物流运输业实现低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撑。
徐子春进一步表示,未来“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将重点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示范工程综合管理运营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和氢能“产储输用”结构的标准化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建立纯氢管网在线运行监控和智能运维,实现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氢气质量的数据采集和在线快速监测,帮助山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