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氢能发展热潮,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石化企业为了应对碳减排的新要求,实现自身转型升级,氢能产业布局纷纷展开。未来氢工业将如何发展?
4月29日,在广西钦州举行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给出了答案:电氢协同将成为中国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主席孙伟善在论坛上指出,应对能源安全、气候问题等压力,发展壮大氢能源已成为了全世界能源转型的共识。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氢能产业布局已成为行业推动石化原材料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很多地区都出台了氢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大力建设加氢站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殊不知,去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都缩减了一半。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氢能发展模式是照抄日韩模式,不符合国情。中国氢能产业正处于“扬短避长”的局面。产业优势无法激活,产业主要矛盾被忽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符冠云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氢能源行业。
对此,符冠云提出:“石化行业需要发展氢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度脱碳;而氢工业也需要石化工业来提供动力,以降低供应链成本。展望未来,我国氢能发展有望形成电氢协同体系。例如,一些地区的碳减排不能通过电力解决,这些地区被称为减少排放的困难地区,那么这些地区需要通过氢等方式来解决。例如,在难以减少排放的领域进行深度脱碳,如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生产绿色氢或富氢燃料,是我们未来能源过程的总体愿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本和金融事业部的专家邢璐也持相似见解。她认为氢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绿色电气化为主线,氢能将成为电气化的重要补充。未来,中石化将坚持绿色氢作为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石化正依托国内炼油厂供应的高纯氧气,建立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氢,努力推动氢源从灰色氢到蓝色氢,最终向绿色氢发展。
邢璐还表示,“十四五”期间,氢产业发展的机遇主要来自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共识、国家对氢产业的政策支持、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带来的协同效应和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未来,氢能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氢能定位的进一步界定、产业秩序的标准化、重点领域“卡脖子”风险、基础设施薄弱、新领域应用内生动力不足。为此,她建议政府、行业组织和能源企业加强合作,应对上述挑战,以克服氢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石化联合会组织举办了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中国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主席吴甫主持论坛。同时,成立了石化联合会氢能产业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