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先进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官方 来源:腾讯网 所属栏目:业界专家 发布时间:2021-10-29 11:28
[ 导读 ]氢化镁(MgH2)是一种理想的固态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然而,其过于稳定的热力学和缓慢的吸氢和...

近期,邹建新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朱文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文章背景

氢化镁(MgH2)是一种理想的固态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然而,其过于稳定的热力学和缓慢的吸氢和解吸动力学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纳米限域”被认为是提高镁基储氢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热/动力性能。然而,传统的用于“纳米限域”的碳基材料(如多孔活性炭、碳凝胶、碳纳米管等)难以兼具高MgH2/Mg负载率和良好的吸放氢催化效果。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高导热性和优异的催化作用等特点,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材料被认为是受限制的MgH2/Mg理想材料。然而,由于MXenes表面的氧化基团(-OH、-O等)导致纳米片的堆积和氧化问题,利用MXenes来支撑纳米MgH2以提高其储氢性能一直未得到人们的关注。报道。

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先进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取得重要进展.jpg

在本研究中,邹建新团队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Ti3C2Tx(MXene)之间的静电作用构建了一种三维褶皱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纳米片层间的堆叠风险。然后利用煅烧处理的三维褶皱Ti3C2Tx作为基体成功的对纳米MgH2颗粒进行了均匀负载(图1a-b),获得的复合储氢材料(MgH2 Ti-MX)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4.1 wt%),并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出快速的吸放氢动力学(图1c-d)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例如60MgH2 Ti-MX复合物的起始放氢温度为140℃,且能够在150℃下2.5 h内释放约3.0 wt%的氢气,在200℃进行快速吸放氢循环60次无明显容量和动力学衰减。进行测试的放氢温度已位于高温质子交换膜(HT-PEM)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80-200℃)内,因此MgH2 Ti-MX复合储氢材料可与HT-PEM结合来利用燃料电池废热放氢,在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在整个材料体系中,Ti-MX不仅为Mg/MgH2纳米颗粒提供大量的限域位点,而且对Mg/MgH2的吸放氢表现显着催化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先进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取得重要进展.jpg

通过XRD、XPS、TEM及原位HRTEM等进一步测试(图2)发现:在MgH2(Mg)/Ti-MX界面处原位生成的纳米TiH2相在体系吸放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电子束辐照条件下,MgH2在TiH2附近先分解放氢,随后逐渐扩展至整个颗粒,而TiH2也逐步分解为TiH和Ti。在“纳米限域”及“原位纳米催化”的双重作用下(图3),MgH2 Ti-MX复合储氢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储氢性能。本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镁基储氢材料的改性策略,大幅降低了MgH2的放氢温度,同时也为其它储能材料的“纳米限域”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先进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取得重要进展.jpg

本工作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单位的资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