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氢能产业安全发展再次敲响警钟
作者:官方 来源:中国化工报 所属栏目:业界专家 发布时间:2021-08-20 13:52
[ 导读 ]8月4日9时25分,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氢气罐的软管爆裂起火,现场冒出浓烟。幸运的是,事故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目前...

8月4日9时25分,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氢气罐的软管爆裂起火,现场冒出浓烟。幸运的是,事故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安全一直是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氢能产业自被《新能源法》纳入能源行列以来,发展迅速。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近日,就此事件采访了中国工业气体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洑春干。

小零件也能引起大问题

据洑春干初步判断,事故原因是长管拖车卸料软管断裂,引发火灾,进而导致轮胎燃烧,产生浓浓黑烟,这与去年7月30日广东东莞某化工企业加氢泄漏事故如出一辙。

“东莞事故发生在加氢过程中,金属软管突然断裂,氢气泄漏并起火,导致两个氢气管束容器的管道、阀门等配件损坏,长管过度燃烧。” 洑春干告诉记者:“该公司购买并使用了现场销售的石化机械零部件制造公司生产的金属软管,价格便宜,但充压至7.5MPa时爆裂,导致事故发生。”最直接的原因,这充分暴露了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足、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安全风险识别不明确、管控不到位、标准法规执行不到位、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

“小零件也可能导致大问题。” 洑春干强调。我国《加氢站设计规范》(GB 50177-2005)仅规定了加氢站、供氢站、储氢罐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公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但并未规定管拖车加氢长距离加氢、系统和氢气供应系统的设置有明确的定义。长管拖车软管是一个小部件,是氢能充电、储运和整个链条使用不可缺少的部件。沈阳、东莞两地事故的发生,要求行业采用合规产品或零部件,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加快完善氢能领域相关标准

事实上,2019年挪威、美国、韩国接连发生加氢站爆炸事故,对氢能产业发展仍产生巨大负面影响。据洑春干介绍,国外氢能产业发展程度和氢管理法规水平高于我国,但我国没有发生加氢站爆炸事故。因此,应更加关注加氢站的爆炸风险,防止事故发生后氢气引起爆炸风险,以防能源行业出现明显回落。

“欧洲、韩国等地发生的氢爆事故大部分是由设备引起的。在设备安全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局规定,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必须经过“三新”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型式试验,方可生产使用。因此,我国氢压设备相关事故较少,主要发生在氢能利用方面.” 洑春干告诉记者,对于我国燃气行业,对于氢能领域的实际发展,需要进一步分析各种事故原因,制定、完善和完善燃气行业团体标准,不能照搬国外的一些相关标准。

据介绍,事故中的软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波纹管,一种是橡塑软管。软管是装卸氢气过程中的重要部件。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装卸软管等连接部件断裂,从而导致氢气泄漏、爆炸等严重事故。

“目前,我国对氢能行业零部件的标准还不完善。” 洑春干告诉记者,燃气协会将进一步细化氢能行业零部件生产、制造、使用的团体标准,规范零部件技术。要求并开展产品安全登记,形成行业产品“红名单”,在行业内推广进入“红名单”的产品,引导企业优先选择此类产品,避免因低价中标导致产品失败价格。合规隐患也能保证企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气体协会在燃气安全、燃气设备、电子燃气、能源燃气、废旧燃气、消防燃气、工业燃气、燃气储运、通用基础等9个领域制定了燃气行业团体标准。为安全利用氢能,制定了《液氢》团体标准和《氢能车辆气瓶电子标签应用管理规范》,即将从氢气管拖车、氢气压缩机、加气机等领域完成、车载系统、液氢杜瓦瓶等氢能产业链的一系列团体标准;除氢能领域零部件团体标准外,气体协会还制定了《低温波纹金属软管安全技术条件》、《气体充装软管安全技术要求》《气体汇流排安全技术要求》等标准。相关标准也在加紧研究制定。国家能源局也在加紧研究制定氢能顶层设计和规划。

提前请教专家“查脉”

洑春干告诉记者,目前氢能产业发展迅猛,一些新进入燃气产业氢能领域的企业,已被迫项目建设周期短,急于上马一些新项目,以及选择不太合适的产品,往往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在启动一些新项目时,应找真正懂行的专家来现场“把脉”,给予指导,避免“该安装的设备没有安装,不应该安装的设备”增加。除了成本,还容易造成生产事故。洑春干强调。

“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仍有很多企业有应急预案,但缺乏真正有效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员工将无从下手。”为确保氢能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洑春干提出六点建议:一是企业要依托真正懂行的专家,在制氢、储运、加氢等环节进行充分的安全指导和审查,以及加氢站氢气的使用,使整个项目在建设、试生产、调试过程中,避免资源浪费和隐患;二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行业标准规范,贴近企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氢能源标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