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氢能行业的深度融合日趋明朗
作者:官方 来源:氢启未来网 所属栏目:行业知识 发布时间:2023-06-05 17:19
[ 导读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正逐渐被约40个国家视为气候友好型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选项,是新能源转型赛道上的技术路...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正逐渐被约40个国家视为气候友好型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选项,是新能源转型赛道上的技术路线之一。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了《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

报告提到,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中的替代性应用,是未来氢能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的实施,我国车用氢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家氢能规划和各地氢能发展引导政策中,都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中的示范工作,因此,氢能源在调峰储能和热电联供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家的政策引领支持

2022年3月,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是第一个从全国角度对氢能产业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也是第一个国家对氢能产业进行中长期规划,更是“1+N”政策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它统一了氢能行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氢能产业已经进入以顶层设计为导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阶段。在国家的规划中,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进行了部署,将交通领域列为多元化示范应用的重点,并提出要对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的应用进行重点推荐,有序地扩大客车和货车的市场应用空间,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之间的互补发展模式。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规划、原材料行业的发展规划、绿色交通的发展规划、现代能源系统的发展规划、新型储能的发展规划、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及工业领域的碳达峰规划,都对氢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以原材料的身份,还是以能源的身份,氢能在促进传统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深度脱碳,实现绿色发展,践行“双碳”的目标中,具有全新的价值与意义,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氢气生产集中在化工工业和钢铁联合制焦行业中,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在钢铁冶金工业和电力工业中也有少量的氢气被用来作为还原气和废气的燃料。

2021年,国家每年生产氢气44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3%;2021年,氢气的生产将达到347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8%。从生产氢气的原料组成来看,我国的氢源主要是煤,煤气化制氢(含焦气化制氢和油气化制氢)的产量规模占到了64%;其次是以高温焦化为焦炭、中低温焦化为兰炭、电解法生产碱液、轻烃制烯烃等副产气体及排放物中的氢气,占到了生产规模的19%;再次是天然气和炼厂干气制氢,在生产规模上占15%;剩下的有甲醇制氢、电解水制氢等,都有2%的产能规模。在可再生能源的制氢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电解水制氢的年产量,预计仅为1万~2万吨。

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

2021年,国内高纯氢气(大于4 N,大于99.99%)的产能达到了3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1%,产量约2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4%。高纯氢气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半导体,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冶金,玻璃,食品,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目前,在我国新能源产业中,使用的氢以车用燃料电池用氢为主,目前它还处在起步的初期示范阶段,在将来,它还会包含船用和无人机等交通燃料电池用氢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用氢。当前,我国车用氢能的年消耗量在1万吨左右,且供氢形式多种多样,以电解水制氢和化学副产氢为主。

因为有庞大的基数,像化工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今后的几年中,仍然是氢的主要消耗对象,而在化学工业中,其产品的总需求以及氢气消耗都将维持在一个缓慢的增长阶段。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内各大能源公司纷纷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制取化学品等工程,并积极探讨储氢与绿氢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宝武、河钢等多家钢铁公司已经开展了氢冶炼的示范应用研究。

在未来,伴随着风力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碳排放成本的不断提高,绿氢将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