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不久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的承诺。12月4-5日,“2020中国(四川)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暨《车用氢能蓝皮书(2020)》发布会”在成都举办,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在演讲中表示,氢能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戴彦德说,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对推进实施《巴黎协定》和推动全球气候多边治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据介绍,中国为实现目标所需的巨大投资规模,将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保持在年均增长5%,我国的投资不仅可以降低本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在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这一承诺可能意味着,即使其他国家不提高自己的气候目标,本世纪全球变暖可控制在2.35摄氏度左右,比基准预期水平低0.25摄氏度。
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能源消费。1981年我国消耗6亿吨标准煤,2000年消耗量达到14.7亿吨,20年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多,增长到8.7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4.6%。2001年到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又翻了一番多,总量达到36.1亿吨,增长了21.4亿吨标准煤,是过去20年间增量的2.5倍,年均增速9.4%。2011年到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增量依然惊人,9年间增长了约12.5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3.4%。
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耗量,中国排在第六,美国为7.03TOE/人(注:TOE为吨标准煤),俄罗斯为4.99,德国为3.91,法国为3.62,日本为3.59,全球平均水平为1.83。
戴彦德说:“我国的能源转型之路就是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低碳再向无碳转型。主要国家完成了高碳向低碳的转型。”从1910年到1965年,美国煤炭消费比例从76%下降到23%,油气消费比例从20%上升到74%。美国用了55年,完成了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从1950年到1980年,俄罗斯用了30年的时间,煤炭消费比例从80%下降至31%,油气比例从19%上升至63%。我国从1990年到2015年,25年的时间,煤炭消费比例从76%下降至64%,油气比例从18%上升至24%。总体来看,我国的煤炭消费下降比例还不是很明显,油气上升比例也有差距。
欧盟委员会通过《绿色协议》,目标在2030年前把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50%,欧盟预计于2021年开始向特定产业中污染程度高的外国企业征收跨境碳排放税。欧盟也将投入1000亿欧元,帮助成员国实现能源转型。该协议仍需得到欧盟成员国元首与欧盟议会的同意后才能最终实施。
欧洲一些国家制定了气候法。2008年11月26日,英国《气候变化法》生效,该法规定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80%,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6%。2019年6月27号,《气候变化法》修正案生效,要求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至少100%。为此英国决定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煤电设施。2019年9月20日,德国公布了《气候框架法》和气候行动方案2030,要求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55%,2050年力求温室气体排放中和。德国最迟于2038年彻底放弃煤电,并承诺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重,从现在的38%提升至2030年的65%。
按照OECD(经合组织)的水平测算,到2050年,我国人均能耗比OECD国家低54%,比日本低38%,需要形成66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将根本上扭转当前的环境局面。“挑战十分严峻。” 戴彦德说。
为了实现目标,我国从发展模式上要实现转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减少周期性的浪费。从公益模式上要实现改变,努力摆脱对传统高碳能源的高度依赖,大力开发低碳非化石能源。从消费模式上来看,我国必须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需求。“归纳起来是三句话,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前提,提高民众的意思是基础。” 戴彦德说。
我国火力发电用煤占比为58.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5%。但是我国钢铁行业用煤比例为16.5%,建材行业为9.7%,化工行业为7.6%,其他行业为7.9%。美国发电用煤占比超过90%,欧盟超过79%,英国超过80%,德国超过80%。
我国预计2050年电力需求为14.5万亿度,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煤炭发电由目前的5万亿下降到2万亿度电。水力发电达到1.5万亿,核电为1.6万亿,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9.4万亿。
长远看,交通运输能源转型具有紧迫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和排放持续增长,压力比较大。因此我国要避免“汽车社会”城市,和交通发展路径锁定。2050年,交通领域天然气、电力、氢能需求大幅度增加,分别占比19%,20%和8%。电力需求量约3800亿度,氢能需求量约4800万吨标准煤。我国将逐步实现汽车去油化、向电气化发展。
“氢能有助于实现碳中各目标,对氢的综合利用,也需要冷静思考。” 戴彦德说,“氢的来源问题,转换效率,环保及经济性问题都必须冷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