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在2021中国绿色氢能发展大会上,李毅中提出氢源难题破解举措
作者:官方 来源:氢启未来 所属栏目:专家风采 发布时间:2021-06-28 17:17
[ 导读 ]中国氢能领域的开拓者、引路人,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21年中国绿色氢能发展大会上,作为...

中国氢能领域的开拓者、引路人,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21年中国绿色氢能发展大会上,作为首位重量级演讲嘉宾,郑重提出:国内制氢工艺路线已有明确界定,但需要进一步破解氢源这个难题;克服氢源难题,需要做好五件事。

国内明确了国内制氢工艺路线

在氢能产业链中,制氢是源头,氢气是二次能源,需要人工制备。现阶段制氢可以分成两类工艺路线:一是化石能源制氢,二是电解水制氢。化石能源制氢要伴生大量二氧化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完全脱离了碳,能够得到绿氢。

近两年对于氢的来源争论一直是个热点,经过两年时间的讨论,现在对制氢路径和其科学性、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的评价已达成世界共识。2020年九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上两份文件对国内制氢工艺路线均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目前电解水制氢,存在经济性问题,所以还要继续攻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需进一步破解氢源这个难题。

克服氢源难题,需要做好五件事

李毅中在大会上提出,要克服氢源这个难题,需要做好五件事:

一是要有一个合理务实的规划,制定标准,明确方向。近年来,我国相关省市、企业和机构积极行动,纷纷出台相关方案,提出发展愿景,各有特色,其中山东比较积极;但总体来看,各地对氢能源关注、研究还不够,重点都放在燃料电池汽车身上,难以形成全国整体概念,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组织调研、编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同时要试点示范,目前张家口已有中德合资正在建设年产1500吨风电电解水项目,走无碳绿氢道路。

二是抓紧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据了解,神华集团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早在2012年就在内蒙古建设一个年处理10万吨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早已成功投用,现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中石油、中石化也在试点用二氧化碳驱动采油,目前也在试验,没有产业化,这些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支持,创造产业化、商业化的条件。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醛实验成功,目前已把该实验结果产业化为工艺包,现已可用于设计。

三是开展工业尾气中的氢回收提纯利用。李毅中表示,若干工业尾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可供回收,比如炼油、乙烯、氯碱尾气中含有不同比例的氢气。氢气是石油化工的宝贵资源,用氢气来加氢精制、加氢炼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石化企业现已普遍消灭了火炬。但废氢回收需要投入改造,需要看经济可行性,是否值得回收,不能盲目乐观!

四是发展氢能要置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中。严格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灾难,这是全球共识和行动,我国也十分重视并积极响应联合国巴黎协定。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100亿吨,占全球30%,形势比较严峻,需要下功夫调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控减用煤、节能减排的同时需要积极植树造林,增加生态“碳汇“,碳中和很大程度靠绿化、生物碳汇,因此我们发展氢能必须置于以上大目标中,绝不能为了生产氢气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因此,灰氢必须变成蓝氢,方向必须是无碳绿氢!

五是鼓励和支持发展氢能的创新探索、试点示范。宁东能源在发展氢能新途径的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以碳换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灰氢不可取,明确走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无碳绿氢的工艺路线,并提出用绿氢做原料,去耦合煤化工减碳减排,代替煤化工中煤制氢,这是新的创举。同时所生产的氢气首先用于宁东基地6000辆载重卡车(部分改成氢能重卡来运输本地物料),符合燃料电池用于大型汽车的优势,又能实现自用燃料燃油车的替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