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氢能是有效促进交通工业等领域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动力转型的重要方向。按照规划,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采用“一环一轴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环”是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挥房山区、天津和河北张家口区域的资源优势,形成多渠道、一体化环北京供应链;“一轴”将依托海淀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全国领先的氢燃料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两区和多点”是指在延庆和昌平作为北部重点示范区、大兴为南部重点示范区的基础上,逐步拓宽全市范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运行区域,带动跨区域的物流、长途客运等重点发展领域潜力的释放,形成多点覆盖,经济区域联动的发展态势。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
一、打好氢燃料汽车技术创新的攻坚战,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产学研协同的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体系;
二、开展重点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借助冬奥会契机,引领氢燃料起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四、促进产业主体协同发展,推动企业深度合作,鼓励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配套园区,支撑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
五、构筑国际产业交流合作高地,博采众长,全面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国际化交流合作;
六、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
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加氢站审批建设、运营和管理;
八、赋能京津冀产业链联动发展,加强京津冀区域制造链、供应链、应用链和管理链的相互协同;
九、加大顶层政策培育、支持力度,在科技攻关和产业化落地、车辆购置、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十、强化关键环节安全监管,建立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全方位加强氢能供应体系的安全管理。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强组织保障,加大金融扶持,促进人才发展,做好宣传引导等4项保障措施,加速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有多个项目同步签约落地。北京大兴区政府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系统项目;北汽集团总经理、北汽福田董事长张夕勇发布《北汽福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战略》;北汽福田发布32T液氢重卡,开创行业先河;北清智创(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组建北京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产业联合体;中石油、北汽福田70兆帕加氢站项目,北汽福田、中石化、轻程物联合作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