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智能光伏制氢示范项目即将到来。
1月4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智能光伏制氢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制氢系统与光伏耦合技术研究。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制造强国和能源革命的重要关键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为光伏制氢提供了支持。
同时,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光伏制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率先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相关数据显示,上述六省市产业链相关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1%。其中,上海和广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出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能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运输、工业、建筑等领域。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到2050年,氢能占中国能源体系的10%左右,氢气需求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
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所谓灰氢,是指96%的氢来自化石燃料;蓝氢是指化石燃料制成的氢,辅以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利用;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电解制成的氢。只有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绿氢取代现有的灰氢,才能真正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许多企业都在布局光伏制氢。例如,2021年,中石化与协鑫集团、天合光能、隆基集团、中环股份等4家新能源企业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视频对话会。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在会上表示,中石化锚定建设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的目标,加快氢源由灰氢向蓝氢和绿氢的转变。
在内蒙古、山西、甘肃、吉林、河北、四川等地光伏制氢示范工程的主要建设地。
然而,光伏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业内普遍认为,只有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氢成本才会相应降低。届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将具有与化石燃料制氢相比的竞争力。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制氢可以采取化石能源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首先,氢燃电池汽车产业通过化石能源制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慢慢实现过渡。”他认为,这是获取氢气和降低制氢成本的好方法。
往期精选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