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全国范围内氢能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各地政府及国家部委纷纷围绕氢能产业链的布局与发展推出具体措施与行动方案。从杭州富阳将氢能纳入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到甘肃提出打造百亿级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从重庆推动成渝氢走廊建设,到北京、山西等地强化氢能标准体系建设与技术创新支持。3月政策总体呈现覆盖范围广、支持力度大、执行方向明确的特点。此外,国家层面也通过完善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优化绿证核发机制等手段,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杭州富阳 ◀
3月3日,杭州富阳区经信局公开征求《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优先发展前沿新材料、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合成生物、氢能与储能、空天信息等六大快速发展产业。氢能与储能。聚焦氢能制备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加快探索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系统、氢内燃机落地投产,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和新型储能。
▶ 甘肃 ◀
3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发展稀土储氢材料等系列产品。聚焦“风光热储氢网”新能源装备制造,招引氢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项目,拓展中西亚市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等绿电制氢项目,按照“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发展模式,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谋划打造“疆煤入甘”氢能走廊,构建百亿级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
同日,还公布了《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要积极发展“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氢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2025年,围绕加快建设氢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全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2亿元。
▶ 重庆 ◀
2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到,要大力推广应用绿色能源设施,加快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将新能源轻型货车、中型封闭式及厢式货车纳入不限行范围。此外,要加快推动成渝、渝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谋划布局建设加氢站设施,鼓励重庆企业建造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的江海直达船舶,推动长江绿色航运发展。
▶ 四川 ◀
3月6日,四川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探索推广应用低碳零碳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氢冶炼等颠覆性技术。探索水、风、光、氢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自发直供+广域离网”模式,规模化应用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大力推广电动、氢燃料载重货车、物流和公交车辆。
▶ 北京 ◀
3月6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公布《北京市促进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报废更新实施细则》。补贴对象包括新购置本市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且在本实施细则发布之日(不含)前已经具备“冷藏保鲜”经营范围的道路货运业户,在本市汽车销售企业购置并开具本市《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冷链货车的业户。
▶ 江苏镇江 ◀
3月6日,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到,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与氢能等成长型未来产业,支持丹阳市、经开区、高新区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积极探索绿氢炼化、氢冶炼等绿色工艺。
▶ 国家能源局 ◀
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氢能全产业链入选标准计划重点方向,国家层面今年重点关注氢能标准体系建设。
▶ 北京大兴 ◀
3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大兴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若干措施》。鼓励京津冀地区氢能热电联供等技术在产业园区供热基础设施的先行先试。按照“六链五群”总体布局,推动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图谱转化落地。建设京津冀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核心支点。面向全球引入储、运、加、用氢等氢能创新企业,引导支持氢能产业集聚和企业落地发展。大力支持氢能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同步推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等配套体系发展。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支持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氢能车辆推广应用和高效运营,依托交通枢纽开展氢能物流用车示范,构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货运示范廊道,打造京津冀零排放低碳货运试点示范走廊。
▶ 广东广州 ◀
3月13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广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意见。对满足条件的前1万辆车辆,按照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补贴3000元/千瓦。对于数据接入国家、省、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相关信息化平台的各型氢燃料电池车辆,在每个自然年内行驶里程最高按0.5元/公里、1.0元/公里、2.5元/公里予以运营补贴,不足1公里的按1公里计算。针对示范群考核积分、燃料电池汽车、创新联合体等队友相应的奖励政策。
▶ 山西 ◀
3月14日,山西省发改委委与工信厅公布《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包括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建立低成本、多元化氢能供应体系,有序推进加氢站建设,持续推进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示范应用,探索开展氢能在工业领域示范应用,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区,推进氢能产业重大项目,开展氢能产业链招商,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安全管理11项重点任务。
▶ 河南洛阳 ◀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打造氢能产业装备生产制造中心,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年产能达到5000辆。培育超过30家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动用氢成本降至30元/公斤以下,2026年底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360辆,建设加氢站3座。到2026年底,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累计产值不低于300亿元。稳步有序推进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辆的替代。在市区交通枢纽、大型风景区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性示范运营。在产业链建设、氢能项目、氢能装备等方面也有相应方案。
▶ 浙江嘉兴 ◀
3月18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发布《嘉兴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积极谋划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对经认定的国际、国内、省内、市内首台(套)产品,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4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奖励。建成国内首艘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
▶ 河北 ◀
3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石家庄、邢台、定州、辛集等地氢能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氢能发动机空压机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重点项目,积极布局加氢站和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广泛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燃料替代,实施以氢代油,布局“绿电交通”。
▶ 河南平顶山 ◀
3月19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平顶山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培育氢能产业,推动盐穴储氢、输氢管道项目建设,完善氢能基础设施,以氢能交通领域示范应用为重点,在产业园区、电厂等推广氢能重卡,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 浙江宁波 ◀
3月19日,宁波市能源局对2025年宁波市氢能示范应用第一批补贴情况进行公示。加氢站建设补贴500万元,加氢站运营补贴14.9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贴2351.7万元,总计补贴金额2866.66万元。
▶ 山西 ◀
3月20日,山西省工信厅公布《山西省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2025年行动计划》。在附件《省级重点产业链2025年工作要点》中,针对氢能产业链,充分运用“链长制”工作机制,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示范应用,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中煤平朔采煤沉陷区60万千瓦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美锦能源10000标方/小时焦炉煤气制高纯氢、中煤九鑫1000标方/小时焦炉煤气制高纯氢等项目建设,推动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1000立方米电解水制氢、晋鲁骨干流通走廊晋鲁氢能利用等项目前期工作。
同日,山西省发革委和工信厅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主要目标为不断完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充分运用“链长制”工作机制,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升氢能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提出11项年度重点任务。
▶ 北京昌平 ◀
3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开征求《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稿)》意见。此次修订稿形成13条具体措施,包括鼓励科技研发创新、推动技术装备应用、促进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发展要素保障、支持试点示范应用、营造产业发展生态等六方面措施与相应补贴政策。
▶ 广东 ◀
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化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试点示范,探索自动驾驶新技术应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创新可持续发展。
▶ 北京 ◀
3月26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提到,北京科学布局和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在发电、供热、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燃气、热力、氢,符合国家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受其入网。
▶ 国家能源局 ◀
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特别提到,风光制氢(氨/醇)、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避免一个项目重复获得补贴。
▶ 北京 ◀
3月27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就《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目标到202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标准基本打通。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5项以上,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以上,主导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 工信部等十部门 ◀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到重点研制民用飞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储氢储能等领域用高端铝材,以及高端铝材检测方法等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