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被视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并制定相关发展政策、规划和路线图,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我国也非常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2019年5月,《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分三期推进长三角加氢走廊建设,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氢能加油基础设施与燃料电池汽车协调均衡发展。
广东氢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已经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源企业和研发机构,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进一步优化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区域氢能创新资源整合利用,近日,我们对广东氢能产业走廊(以下简称“氢走廊”),分析了广东氢能产业走廊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建设规划和相关对策。现将相关情况综合整理,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广东氢能产业建设
走廊基本情况
政策环境日益改善
在省级层面,2018年广东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府〔2018〕46号),提出“加快完善氢能产业布局,推进氢气生产、储运、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省科技厅通过组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大力支持氢能技术研究。
地市层面,佛山印发了《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以氢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培育带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及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广州市印发《关于印发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的通知》(穗埔府规〔2019〕14号),提出推进新能源建设黄浦区综合利用示范区;深圳、珠海、惠州等也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对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进行总体布局。
积累储备一批氢能技术
在制氢方面,凯豪达开发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氢效率优于同类产品;埃森新能源公司依托珠海长炼石化有限公司,目前拥有40吨/日制氢能力。
在氢储运方面,黄浦区引进了上海舜华车载储氢加氢设备研发及产业基地项目;佛山引进了北京科泰克储氢罐项目,在氢燃料电池发展方面,鸿基创能、南科燃料等重点进行电堆核心材料的研发,广东国鸿氢能已建成年产2万个电堆、5000套系统的商用电堆及系统集成生产线。
在示范应用方面,佛山被列为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示范城市,目前有7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运营;广州、深圳等地已经有了氢能
打造了一批氢能产业创新平台。
广东围绕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成立了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院、广州氢能能源创新中心等研发支撑平台,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及系统等关键技术,部分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同时,依托仙湖实验室的省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佛山分院也已开工建设,聚焦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着力解决重大能源领域科学问题,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为满足广东能源需求提供有力支撑,降低能源成本,保障能源安全。
氢能产业园及加氢基础设施
施工有序推进
目前,广州、佛山等地正在积极规划建设符合氢能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氢能产业园。例如,广州市黄浦区提出在云浦湾地区建设氢谷,项目总投资44.38亿元,重点开展电堆及核心材料、燃料电池系统、整车技术、加氢站设备等氢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目前有11个项目将在批量生产和制造中实施,佛山南海区拟在丹灶镇建设47.3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拟建设氢能企业总部集聚区、氢能研究院和氢能技术展示中心,完善和拓展产业链,打造创新的氢能产业生态圈,在加氢站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底,广东已建成加氢站30座,在建和拟建加氢站29座,数量全国第一,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已初步形成。
2、建设方案初步设想
建设氢能产业走廊的必要性
在广东发展氢能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地独立治理”的现象,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通过研究建设广东氢能产业走廊,对全省氢能资源整合利用、统筹优化氢能区域布局、加快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促进作用。能源产业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氢能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完善氢能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有利于发挥佛山、广州、深圳等地的资源优势,统筹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三是帮助加快氢能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氢能在全省能源应用中的比重,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建设氢能产业走廊的建议
方案一:打造“佛山-广州-深圳氢能产业走廊”
初步设想:形成“一廊三核多线”的空间布局。“一廊”是指“广东氢能产业走廊”;“三核”是指佛山、广州、深圳氢能产业的三大核心区域;“多线”是指广莞深城际等主要交通干线开展氢能商业化示范运营,引领和带动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带动东莞、云浮、中山等地大力发展氢能相关装备及产品等配套产业,形成“氢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力争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引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5-10家,示范汽车8000辆,拥有加氢站80余座,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体系,走廊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氢能产业集群。
方案二:建设“佛云氢能产业走廊”
初步方案:继续强化佛山作为广东氢能产业引进和发展的先行者,依托佛山和云浮氢能产业基地,大力推进氢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建设园区、加氢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吸引聚集氢能产业资源,着力打造“佛云氢能产业走廊”,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形成年产氢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5000辆、车用燃料电池模块2万套、氢能源汽车5000辆的生产能力,建设30座加氢站,建成国内大型氢燃料公交车、物流车、乘用车等氢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方案三:建设“沿海氢能产业走廊”
初步规划:建设以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沿海主要城市为氢能创新核心区,向湛江、揭阳沿海经济带两端延伸的“滨海氢能产业走廊”。到2025年,氢能产业将得到规模推广和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辆,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成5-8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将建成世界领先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高效储氢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完成了新型液/固氢储运装置和加氢站的开发应用,加氢站网络已初步建立60多座以上,氢能可以多种形式使用,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氢走廊已初步建成。
三、一些对策和建议
“氢走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广东虽然具备建设“氢走廊”的一定基础条件,但仍面临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要加强对氢能产业发展的统筹研究,前瞻性地统筹部署“氢能走廊”建设工作,努力将氢能产业建设成为成为全省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广东氢能产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推进“氢能走廊”建设的若干建议。
加强氢能统筹,全力支持“双区”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对广东的利好政策,前瞻性研究部署全省氢能产业发展,以“氢能走廊”建设为抓手,带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将“氢能走廊”建设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部署促进发展;二是研究制定《广东氢能产业走廊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氢能走廊”建设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吸引国内外氢能能源产业资源向走廊集聚,同时明确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功能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实现错位协调发展。走廊”纳入“双区驱动”建设项目,在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氢走廊”建设
建议成立“氢能走廊”建设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任组长,省发展改革、经济信息、科技、国土等部门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主要领导为会员,成立“氢走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落实、谈判和日常管理,主要城市成立氢走廊建设推进工作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成立“氢走廊”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汇聚院士、知名专家、教授、企业家等,为“氢走廊”重大问题和发展规划提供智慧和建议,提供决策支持“ 建造。
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建议在省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重大重点专项中,加大制氢、储氢、氢输运、双极板、催化剂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研究。鼓励省内科研机构申报国家氢能技术攻关项目,汇聚优势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氢能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实施一批省市联动项目,加快技术从科研试验向规模商业化应用转化,不断完善和提升技术水平。
推进主要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创新氢能源资源积累
建议重点支持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一批配套能力强、带动效应突出的氢能产业园区,打造氢能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积极对接国际氢能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提升广东氢能技术研发能力,组织举办UNDP氢能产业大会,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创新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氢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立广东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联盟,切实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积极引进省外科研和产业力量。
链接全球顶尖氢能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打造世界一流氢能人才高地
建议抓住新一轮中外留学生“归国”浪潮,结合广东省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高端领军人才和研发创新团队在氢能领域吸引留学生来粤工作。加强省“珠江人才计划”和“启航计划”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人才工程的对接,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家属就业、孩子的上学。“吸引各类氢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到广东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学历教育、项目建设、支持”的形式,着力培养一批地方青年科研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设氢能专业,大力培养氢能复合应用人才。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建议研究制定“氢走廊”加氢站网络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指导广佛高速、广深等主要干道加氢站合理布局高速、沿江高速通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制定发布加氢站建设标准规范,推进加油站、加氢站一体化设计建设,鼓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发改、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简化加氢站审批流程,降低审批门槛,有效提高审批效率。加大氢能示范推广力度,扩大氢能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