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重点打造南方氢能枢纽!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
作者:官方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所属栏目:氢能政策 发布时间:2022-09-16 21:30
[ 导读 ]氢启未来网获悉,9月1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氢启未来网获悉,9月1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关于氢能方面指出:

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抓住碳排放重点领域、行业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细化分解达峰工作任务,制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等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推动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制定达峰目标,鼓励大型企业制定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绿色电力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天然气、氢能等低碳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完善区域综合能源管理。提升新建和既有建筑能效水平,推行建筑能耗限额设计,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速交通领域清洁燃料替代,推动长途重载运输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出租车、网约车、泥头车、港区物流运输车等电动化或改用氢燃料电池。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开展重点行业全流程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强度对标行动。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深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减排潜力分析。推动中长期碳排放路径与空气质量协同关系评估,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开展碳中和战略研究,明确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到2025年,碳排放强度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新能源:积极争取市外清洁电力,提前谋划、储备市外清洁电力来源及通道。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稳妥推进光伏平价上网进程,推进黄埔、从化等整区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鼓励光伏发电多领域应用,支持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推广。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合理规划布局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适当建设污泥掺烧耦合发电示范项目,建成一批资源热力电厂二期等生物质电厂。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积极发展氢能产业链,重点打造南方氢能枢纽。推进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等建设,依托广州石化氢气生产能力建设供氢中心,支持煤电企业发展煤炭分级清洁燃烧及制氢、热电联产企业发展甲醇热解制氢等项目,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主体开展加氢站示范建设。到2025年,力争光伏发电、风电装机规模分别达120万千瓦、16万千瓦,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加氢站。

发展推广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实现新能源化和清洁化。推广应用新能源营运车辆,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全面推进出租车电动化,全市新增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快推进新能源物流车应用,推进中心城区物流车电动化,全市新增或更新的持城市配送证物流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车。推进公路客货运车辆采用新能源车辆。推动港口用能清洁化,大力推进LNG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及配套供能设备的建造,加快环保型驳船建设,鼓励港口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港作车辆、工程车辆应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持续推动高能耗高污染老旧机械车辆淘汰改造。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50%以上。

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绿色高速公路建设。开展交通沿线绿化和环境整治行动,推动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周边洁化绿化美化。统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线位廊道和枢纽节点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复合通道共享共用,鼓励改扩建和升级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既有线位。推进建设节能低碳交通枢纽站场,对机场、港口、铁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公交站场、客运站场、轮渡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候乘场所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推进绿色照明,合理控制场站室内中央空调温度,降低场站运营能耗。细化地铁站点节能管理,实现地铁站点节能精细管控。推广应用地铁智能化高效制冷关键技术等节能新技术、新装备。建设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布局公共充换电网络,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交通运输工具推广重点工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综合性应用试点。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全面推进出租车电动化,全市新增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辆。推进中心城区物流车电动化。

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坚持规模化、绿色化、集聚化发展,以氢能、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产业为重点,打造成为珠三角新能源基地与运营服务中心、南方氢能枢纽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突破电解水制氢技术、光化学制氢技术,推进氢气提纯、液态储氢等技术和产业化,积极布局生物质制氢技术,重点发展氢气制造设备、站用高压储氢罐、高压氢气加注设备。开展氢气制备、储运等应用示范,有序推进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务、公交、环卫、物流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核电装备研发制造。加快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纯水冷却设备的生产制造,推动实现风电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积极发展以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为代表的热能利用装备、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系统等热发电装备。加强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光伏检验技术及检测装备创新研发,推动光伏生产装备、电站集成和运营维护智能化,提升光伏电池片质量和可靠性。加快推进智能电网产业与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深入融合,建立起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器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等较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推动智能电网产业向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大气污染精准防控能力,建设大气环境预警防控网络,深化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解析,完善污染减排清单,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强化市区两级跨部门、跨区域会商联动机制,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大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力度,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持续推进巡游出租车、泥头车电动化,全面完成公交车纯电动化,推广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和泥头车。加强港口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促进新增或更新的港口作业车辆全部使用纯电动或其他清洁能源,鼓励靠港船舶优先使用岸电。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严格落实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管控措施。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分级管控,推动生产全过程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推进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生产和替代。加快建设重点监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探索建设工业集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控网络。加强储油库、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实施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8%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