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MIT分析多孔电极上的气泡形成过程 电解水制氢效率提升
作者:官方 来源:盖世汽车 所属栏目:国际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1 16:18
[ 导读 ]利用电力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生产清洁氢燃料的有效方法。随着水分解技术的发展,通常使用多孔电极材料,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

利用电力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生产清洁氢燃料的有效方法。随着水分解技术的发展,通常使用多孔电极材料,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大的表面积。然而,在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可能堵塞反应表面,使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图片来源:MIT

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分析和量化多孔电极上的气泡产生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使电极表面形成和释放气泡。通过调整电极成分和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对其进行精确控制。

由于多空电极在液体介质中不断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产生的气泡暂时阻塞活性电极表面。Iwata表示:“控制气泡是实现高系统性能的关键。”然而,以往对用于此类系统的多孔电极的研究很少。研究小组确定了三种不同的气泡形成和释放方式。其中一种内部形成和释放,其产生的气泡直径相对于电极孔径更小。在这种情况下,气泡可以自由漂浮,使电极表面保持相对清洁,从而促进反应过程。在另一种方式中,反应产生的气泡比电极孔径大,会被卡住电极孔径发生堵塞,从而显著抑制反应。第三种中间方式称为芯吸过程,产生的气泡中等大小,电极孔径会发生部分堵塞,但仍能通过毛细作用渗出来。

研究小组发现,多孔表面的可润湿性,是决定发生哪种状态的关键变量。这一变量决定了水是均匀地分布在表面上,还是形成水滴。通过调整表面涂层,可以对其进行控制。该团队使用了一种名为聚四氟乙烯(PTFE)的聚合物。在电极表面溅射的聚四氟乙烯越多,表面就越具有疏水性,不易被较大的气泡堵塞。

通过微调表面涂层覆盖率,可以使润湿性发生微小的变化,但能极大地改变系统性能。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这一发现,“我们增加了一个新设计参数,即气泡释放直径(气泡从表面分离前达到的尺寸)与孔径之比。这是衡量多孔电极有效性的新指标。”

研究人员表示,可以通过多孔电极制作方式来控制孔径,并添加涂层来精确控制可润湿性。“通过控制这两种效应,将来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设计参数,以确保多孔介质在最佳条件下运行。”这将为材料设计者提供一套参数,帮助选择化合物、制造方法和表面处理或涂层,为特定应用提供最佳性能。

该团队表示,本次研究重点探讨水分解过程,但相关结果几乎可用于所有析气电化学反应,包括用于电化学转化捕获二氧化碳的反应,例如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副教授Gallan表示:“真正令人兴奋的是,随着水分解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关注点从催化剂材料设计扩展至质量输运管理,这项技术有望实现规模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