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由“黑”到“绿”大变样,这座著名“煤都”都做了啥?
作者:官方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张胜杰 所属栏目:市场动态 发布时间:2021-03-01 11:29
[ 导读 ]曾经,大同以“煤都”著称,长期对煤炭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致使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被严重影响。鉴于此,大同痛定思痛,开始了能源转...

“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曾经,在山西大同坊间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当地空气质量之差。

大同,一座以“煤都”著称的城市,兴于煤却也困于煤。长期以来,由于煤炭的过度开采与利用,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造成严重影响。2005年,大同一度曾因空气环境质量恶劣而被列为全国“黑三甲”城市 。

痛定思痛之余,大同拉开了能源转型大幕。尤其自2015年6月率先启动全国首个光伏发电领跑基地以来,大同坚持把发展非煤现代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立足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成功告别了风沙弥漫、煤尘飞扬,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为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同经验。

根据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最新数据,2020年,该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5天,优良比例为86.1%,PM2.5浓度31微克每立方米,较上年下降3.1%。

大同市护城河生态绿化带。王中勋/摄

新能源装机占比领跑全省

丰富的风能和光照资源,为大同市能源转型提供了足够底气。2017年,大同全面开启了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战略转型的新篇章。同年,全国最大风电供暖示范项目获批建设,2020年12月首台风机实现并网。

“山西电网是输出型电网,全省电力外送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山西能源转型的尖兵,大同更是走在了山西电网的前面,也是山西省最先发展新能源、实现清洁电力自供且规模居首的地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原调控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俊屹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大同电网总装机近1500万千瓦。其中省调直调装机容量1100多万千瓦。新能源电力装机达623万千瓦,超过省调装机一半以上,占全省新能源总装机近1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319万千瓦,占大同地区省调装机的29%;光伏294万千瓦,占大同地区省调装机27%。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大同将依托自身优越的风、光资源,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预计“十四五”末,大同新能源装机目标将力争增加1000万千瓦,初步形成双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供应基地。

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王中勋/摄

转型升级,加码打造“氢都”

在大同能源转型战略中,发展氢能产业是又一个重要战略。而丰富的煤炭、电力等则为大同市“氢”装上阵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据大同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氢能产业是大同能源转型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大同将努力构建包括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和整车制造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2018年底,“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开工建设。以此为载体,大同提出了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氢燃料电池制造产业集群和燃料电池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的“口号”。

据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荆虎介绍,近年来,大同市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从煤都到氢都的转变,制定出台了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平城区建成了全国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引进了一批氢能产业的制造企业,并且作为山西省牵头城市,积极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不断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如今,漫步在大同市区,你会不经意发现一辆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有序穿行在街头。截至目前,大同市已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122辆,其中公交车100辆,物流车22辆,运营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1月2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这不仅是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氢能利用技术取得关键突破,中国铁路机车装备由此驶入全球氢能技术高地。

争做绿色建筑“排头兵”

当下,发展绿色建筑正日益成为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在建筑节能方面,大同也走在了前列。

记者了解到,2019年,大同城建工程从信息化技术、减隔震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创新推广入手,全面推广绿色生态智能建筑。截至去年9月,大同市绿色建筑面积已达2200多万平方米,获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有31项共337.68万平方米。

充满现代感、科技感的大同能源馆就是该市打造零碳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外部造型设计融合历史、生态、科技理念,紧扣能源革命主题,寓意“无限升腾的能量之云”。自去年8月10日开馆以来,该馆现已成网红“打卡地”。

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

据北京建工集团建筑技术总工程师、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总设计师武艳丽介绍,大同能源馆是一座BIPV建筑,即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其所产生的电能不仅能满足建筑自身全年的用电量,而且还有多余的电量可以外送,是全国少有的展馆类产能建筑。

记者了解到,大同市于前不久出台了《大同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力求进一步推动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20%;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2022年全市当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基本建立,培育一批绿色建筑创新项目的示范。”相关负责人介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