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能量载体,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目前人类的能源消耗主要以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这些传统能源的储量又是有限的,并且传统能源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近几十年,新能源的变革不断加速。
目前,电池行业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磷酸铁锂、三元电池等锂电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流,下游整车也逐渐从政府补贴过渡到市场终端为主导。随着商业发展的逐步成熟,新能源,锂电池等相关公司的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股价在市场上变现也相当耀眼。其中宁德时代去年涨幅达到400%多,天赐材料涨幅近350%,赣锋锂业近200%。
而随着新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不少人正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正在异军突起的氢能源产业。
氢能被誉为“终极能源”,其供能方式主要是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释放化学能,其产物除了水无其它中间产物,整个过程无浪费,零污染。另外,氢元素是宇宙储量最丰富的,它构成宇宙质量的75%,大储量保证了供给的充足。
氢能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氢能制备,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
(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上游的氢气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工业副产品制氢,三种方式中,电解水制氢最绿色环保,杂少,技术成熟,但是主要受到电价影响,导致目前成本较高。
中游是氢能储存运输,目前储存氢能源的方法主要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出氢气和固体材料储氢三种。另外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不同来源的氢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
下游是氢能源的应用环节。氢的传统应用是以化工业为主,但目前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应用成为未来主要方向。燃料电池有助于实现氢能的移动化,轻量化和大规模普及,并且能在交通、工业、建筑、军事等方面广泛应用。与锂电池相比,当前燃料电池汽车更接近于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加注时间5分钟,续航500公里)。
氢能具备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氢气的比能量远远超过电池,并且没有工作温度的限制。比能量高意味着,锂电池的手机一天需要充电好几次,如果换成氢能,可以做到充氢一秒钟,使用一星期。
除此之外,近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氢能源的发展。去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之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去年6月,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计划至203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11月,北京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目标是到2025年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建成加氢站74座,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40亿元。
尽管氢能性能良好,又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然而其发展却迟迟没有爆发。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制约。
首先是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目前无论是上游的制氢环节,还是中游的储能运输环节都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
另外,储存困难,加氢站布局不完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设备与技术的要求,加氢站的建设运营成本远高于加油站和充电站,目前,加氢站的建造费用在200-250刀美元左右。另一方面,地在一线城市来说是绝对的稀缺资源,很难供应如此大且高危的产业大规模建设,因此加氢站很难大规模的覆盖。
那么氢能源未来发展会是如何,不妨参考一下当年的锂电池电动车的历程。2008年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仅有2300多辆。由于当时锂电池生产成本高昂,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差等原因,电动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人们对购买电动汽车的兴趣也非常小。之后,国家便推出各种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额补贴,不限行,免摇号等政策,再加上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下降,电动汽车逐渐进入了爆发期。
反观目前的氢能源,2015年以来我国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扶持力度加大,2019年更是首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氢能源,这一事件标志着氢能发展已进入顶层设计,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政策不断加码,不少公司开始进入布局新能源行业,美锦能源属于其中一家,公司在氢能源产业布局比较完整,也是在氢能行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19年3月,美锦能源曾披露称,与嘉兴秀洲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框架协议,计划合作成立氢能汽车产业园,产业园规划用地也是2000亩,计划投资100亿元。
而美锦能源的股票在19年3月开始也开启了暴涨模式,不到2个月的时间,股价涨了200%多。然而,之后便开始了一路的下跌。根据公司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到,氢能源业务仅仅占公司收入的5%,规模甚小。
除了美锦能源之外,还有不少的公司进入当氢能相关领域。比如中国旭阳集团,近期也称,已与定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于定州经济开发区河北旭阳新能源产业园内进行氢气生产储运和加氢站建设运营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大,但由于技术以及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原因,当前做到大规模商业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上资金需要的是更多的确定性,未来哪个公司可以在氢能源领域走出来,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