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即将结束。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支撑,3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批重点项目密集开工。其中,氢能和超高压项目成为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许多大型能源企业和上市公司今年入局或继续增加氢能赛道,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电解水制氢等领域已成为布局的重点。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今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的出台,再次提振了储能行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该行业指出,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带来新的万亿市场投资机会。
重大项目开工发力稳投资
3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总投资109亿元的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项目同时开工。这两个项目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占地省优势突出,本质安全可靠,核心技术装备独立可控,智能机械化施工和绿色施工达到新水平。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以重大项目为出发点,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利用,全力冲刺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3月15日,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022年春季重点项目启动,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55亿元,年投资约155亿元。3月17日,浙江泰顺总投资147.73亿元,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是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开工建设的第一批抽水蓄能电站。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影响、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基建稳定增长的必要性上升。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在重大项目的牵引下,今年以来,我国基建投资加速复苏,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1%,加快7.7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投资增长22.5%,道路运输投资增长8.2%。
与此同时,投资项目的快速增长也有力地支持了投资的增长。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新开工项目投资数量同比增长1.1倍,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长62.8%。
氢能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自3月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开展了一批重大新能源项目,标志着以氢能为主要代表的绿色能源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也为中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转型、保护能源安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构建能源发展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同时,近期发布了多项规划和方案,也为“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定下了重点任务和方向。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应消费体系。
最近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完善了关键任务,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随着实施方案的落地,将再次提振储能行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根据财通证券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GW。根据2小时配置时间,综合市场储能空间将超过1.2万亿元。
此外,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专业人才队伍、国际合作机遇等四个方面部署了氢能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计划于2022年开工30多个氢能产业项目,其中氢能产业园项目占43%。氢能产业基地的相继落地,将带动产业集聚的形成,推动区域氢能产业建设更加完整的产业集群。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道路,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支持,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市场应用中迭代升级,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往期精选回顾: